返回首页 设计模式之行为型模式

职责链模式

命令模式

解释器模式

迭代器模式

中介者模式

备忘录模式

观察者模式

状态模式

策略模式

模板方法模式

访问者模式

遍历聚合对象中的元素——迭代器模式(四)

使用内部类实现迭代器

在迭代器模式结构图中,我们可以看到具体迭代器类和具体聚合类之间存在双重关系,其中一个关系为关联关系,在具体迭代器中需要维持一个对具体聚合对象的引用,该关联关系的目的是访问存储在聚合对象中的数据,以便迭代器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遍历操作。

除了使用关联关系外,为了能够让迭代器可以访问到聚合对象中的数据,我们还可以将迭代器类设计为聚合类的内部类,JDK 中的迭代器类就是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的,如下 AbstractList 类代码片段所示:

package java.util;
……
public abstract class AbstractList<E> extends AbstractCollection<E> implements List<E> {
    ......
    private class Itr implements Iterator<E> {
        int cursor = 0;
        ......
}
……
}

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方法来设计第 3 节中的 ProductList 类,将 ProductIterator 类作为 ProductList 类的内部类,代码如下所示:

//商品数据类:具体聚合类
class ProductList extends AbstractObjectList {
    public ProductList(List products) {
        super(products);
    }

    public AbstractIterator createIterator() {
        return new ProductIterator();
    }

    //商品迭代器:具体迭代器,内部类实现
    private class ProductIterator implements AbstractIterator {
        private int cursor1;
        private int cursor2;

        public ProductIterator() {
            cursor1 = 0;
            cursor2 = objects.size() -1;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void next() {
            if(cursor1 < objects.size()) {
                cursor1++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boolean isLast() {
            return (cursor1 == objects.size());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void previous() {
            if(cursor2 > -1) {
                cursor2--;
            }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boolean isFirst() {
            return (cursor2 == -1);
        }

        public Object getNextItem() {
            return objects.get(cursor1);
        } 

        public Object getPreviousItem() {
            return objects.get(cursor2);
        }   
    }
}

无论使用哪种实现机制,客户端代码都是一样的,也就是说客户端无须关心具体迭代器对象的创建细节,只需通过调用工厂方法 createIterator() 即可得到一个可用的迭代器对象,这也是使用工厂方法模式的好处,通过工厂来封装对象的创建过程,简化了客户端的调用。